随着第五代导演纷纷转型并回到中国电影市场时,顾长卫也在接连经历了两部商业片的滑铁卢后将创作基点重新调到了最擅长的领域,回到了他擅长的悲剧性人物塑造,准确的说是大环境背景下对“异类”人物命运的塑造上。此次创作无疑是成功的,可以衔接到顾长卫《孔雀》《立春》的创作序列中。但与十年前的几部经典旧作不同,时代背景在《刺猬》一片中被有意无意地剥离,导致影片人物更为晦涩。
毛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片无法摆脱的混沌。”故事主角王战团,一个辩证的人物,电影表现了他的荒谬与出格,也在细节中刻画了他的谨慎与清醒。首映礼上,顾导由衷地称赞道:“我觉得葛优演绎的王战团绝对是教科书级的,是他演艺生涯里的另一座高峰。”绝不算是过誉,葛优用演员对角色的信念感树立起观众对角色的信念感。
影片中的许多情节虽然看似夸张,但却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比如家庭对个体的影响、社会对“异类”的排斥等,故事情节充满了荒诞色彩,但这种荒诞并非无迹可循。相反,它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影片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比如王战团指挥交通的场景、周正手中的《海底两万里》,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
这次创作从选角中能看到对市场和票房的重视,但从剧情中更表现着对艺术与商业博弈的试探,是一场自由的乌托邦与现实的碰撞、是一次心灵出逃与自我救赎。让观众相信--电影,依然有直抵当下的力量。